2005年11月20日上午9:30分国航CA4112航班从北京国际机场飞入云端,搭载着我踏上了一直期待的西藏之旅。 12:30经停成都双流机场的航班再次起飞,15:20我走出了贡嘎机场航站楼,踏上了西藏的土地。 机场出门就有机场巴士,如果是自助游还是应该做大巴,价格透明又安全。 由于临时得知同机还有一位同事同行,我们包了一个的士,120元。但是出租司机仅得到50元,其他被机场的掮客留下了,出租司机说这些人都是流氓。 要想在机场拉客人,必须接受他们的管理,相当于较了保护费用。 出租车载着我们驶上了去往拉萨的路途,我透过车窗可以近距离的观赏传说中的西藏风光。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山脉,汽车行驶在巨石林立的大山脚下,旁边是碧绿的河流。一眼望去,果然有一种苍凉辽阔的意味。 司机是个黑黑的小伙子,我刚到拉萨将所有脸膛黑黑的都认成是藏族同胞。可是一经询问,也是汉族兄弟。看来高原的紫外光线赋予藏汉两族兄弟相同的健康黝黑的肤色。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内的湖北大厦宾馆用了大约40分钟。走下出租车,感觉有些晕晕的,于是赶紧进了宾馆,180元一天。 湖北宾馆的房间和内地三星级宾馆配置差不多,不是想象中应该简陋的样子。服务员也很质朴,倒是感觉有点象我们东北的乡村姑娘。但是房间还是太冷了,找服务员咨询说晚上六点之后空调才供热气。我熬到了六点,打开空调还是冷风依旧。 再找服务员才知道热气坏了,一会儿服务员送了一个电热暖风扇,总算是可以取暖了。 晚上7点半和市场部、Marketing同事一同到附近的川菜馆小吃了一顿。吃饱了突然有一种恶心呕吐的感觉, 同事说这是高原反应的正常表现,同时建议不要吃的过饱,同时一般12小时之后高原反应会强烈一些,就像发烧一样头痛并无法入睡。同事建议第一天晚上不要洗澡,明天上午也可以休息一下缓解高原反应的不适。回到宾馆,头有些疼,不知道是眼睛疲惫引起的还是高原反应,只好入睡看第二天的反应如何?
第二天还是感觉头晕,凌晨四点起床之后依旧头隐痛。白天到了位于国际大酒店的办事处上班,地点位于拉萨河旁边。在拉萨乘坐出租车很方便,价格也统一,不打表统一10元计费市区通行。站在办公室窗边向东北望去可以看到雄伟的布达拉宫,向东南望去则是源远流长的拉萨河;大酒店旁边的民族路和金珠路交叉口矗立着川藏公路纪念碑。最近青藏铁路也开通了,国家对于西藏的发展还是给予了极大关注;第三天就感觉正常多了。早晨走路上班,从湖北大厦到拉萨国际大酒店走了近20分钟,中途还路过了罗布林卡和西藏博物馆。在市区的路上望去往往街道的尽头都是苍凉的大山,拉萨这座小城就被群山环抱着。晚上大家在湘君府吃川菜,有同事介绍了位于八角街的玛吉阿米酒吧是某位达赖喇嘛遇到初恋情人的地方,同时这家酒吧的老板娘仁真德杰以及服务员噶玛错非常漂亮。以前我们有位深圳来的同事出差西藏,在那里专门给噶玛错画素描。当时感觉不满意,晚上回到宾馆凭着记忆完成了一片满意的素描。由于第二天赶飞机返回总部,所以委托我们讲故事的这位同事将素描第二天带给噶玛错,这个故事我们听起来挺感动的。
第四天我们的方案作的差不多了,于是同事们下班一同乘车去一家陕西面馆吃肉加馍、羊肉泡馍。本来提议吃藏餐的,但是大多数同事极力反对,都说味道太难闻了。这家店的清汤是带两张饼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又单独点了两个肉加馍,结果剩下了好多饼。
第五天见过客户,晚上我们一行来到八角街,找到了大昭寺附近的这家玛吉阿米酒吧。由于是11月底旅游淡季了,所以没有了三季度旺季的人气。但是酒吧临窗可以看到走在转经路上的人们和街上微弱的街灯,环境还是非常浪漫。酒吧里还有独特的玛吉阿米留言簿,上面有网友们的留言。同事们还在寻找他去年8月份的留言。从留言簿中可以知晓这里的老板娘汉名叫仁白,是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很受驴友们的喜爱。老板娘是四川阿坝藏族女孩,藏名同事介绍叫仁真德杰,此次老板娘回北京了不在店里,而且服务生都变成了帅哥,原来的嘎马错MM也离职了。目前玛吉阿米在北京也有两家藏族酒吧了,一个在建国门秀水南街捷克使馆对面,一个在团结湖。等我在北京有时间一定会去那里看看传说中的老板娘。
第六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工作任务也完成了,兴致勃勃的赶到布达拉宫。很早就已经有很多藏民来布宫膜拜了。在布宫外面的转经路上藏民很多,不时有人面向布达拉宫全身扑倒。由于过了农忙季节,这个时候的藏民非常多。参观大约1个小时,由于去的很早没有旅游团导游的讲解,因此有些走马观花的意味。布宫里面感觉最深的就是多个达赖喇嘛的灵塔都是黄金宝石堆砌而成,宗教神像比比皆是。有些藏民还专门从施舍坛中捞钱,瑕不掩玉,大多数教宗还是非常的虔诚。清晨在布达拉宫上眺望拉萨市全景和周边的高山大川,倾听着朝阳光辉中传来的钟鼓音乐,真的感觉拉萨这个小城暂时保留着的宁静和温馨,暂时远离了内地GDP飞速发展的躁动。走完布达拉宫,继续到大昭寺。之前在八廓街绕着寺庙逛了一圈。大昭寺据说已经成为世界佛教重要的地点,因为这里供奉着的释加摩迡是现存仅有的根据真身制作的佛像,其他的都因为某种原因被战火毁坏了。这也是唐朝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礼物。历史和现实总是通过这些文物隐隐的割接在一起。大昭寺外面的藏民真的很是虔诚,在这里你才感知宗教的力量。还有提醒如果在八廓街购物,建议不要在街头小摊购买,而是到街两边的旅游购物中心去购买,一般饰品1~10元,比较便宜方便。
第七天办事处的司机送我们到机场,沿途市场部同事介绍走边有个好像叫南木乡是我们公司CDMA的样板点,乡长据介绍也是个77年的四川阿坝藏族姑娘。望着车窗外面的拉萨河和远方的大山,有一种不同于内地出差的感觉萦绕于胸。在广阔苍凉的青藏高原收藏一份质朴纯真的美景和宗教信仰。
下午15:50分国航4111航班又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了,透过机窗俯视下面的皑皑雪山,第一次与西藏的七天亲密接触旅程这样结束了。由于冬天大雪封山以及工作原因,所以很遗憾没有去珠峰、那木错等比九寨沟还震撼美丽的地方,以后一定还会回到西藏。
一、行进在青藏公路
酝酿几年的想法,一旦成真总有异样的感觉。践约,或命运的约定。一直以来,也是这样看待命运,命运的召唤。
火车从西宁站开出的时候,还在想这是去拉萨?去我盼望已久的地方?
列车穿行在山地奔格尔木而去。四个小时左右,我的手脚开始发木,高原反应。我的“传感器”很灵的,火车进山洞、爬坡都能清楚的感觉。
忍着,握成拳头,就这样进了格尔木。
格尔木是个整洁干净的城市。城市的雕塑很别致,城里走一圈,进超市喝酸奶和当地人聊上一会儿,傍晚,经过戈壁去看大、小胡杨林。
休息了一夜。早晨找到了去拉萨的车,两个越野。想到路上的高原反应,开始四处寻找氧气袋、速效救心丸。
氧气袋买了两个,救心丸没地找了。这一路,怎么挺啊?
车出了格尔木,沿青藏公路快速奔行。
很快,远方就出现了高山、雪山、白云、蓝天、溪水、草甸,没杂质的纯净。
许是出生的缘故,我喜爱大自然,喜爱这草甸、雪山、溪流,喜爱的方式就是放歌,高原放歌来释放自己的情怀。
行驶到昆仑泉亭,司机师傅说休息一下。
走出车,第一次踏实的站在了青藏高原的大地上。也许是坐久不动,也许是高原反应,踩棉花的感觉。
眼镜加上夹片,抹上防紫外线的,到泉边盛上一壶水,以泉为背景照个相片。
上车前,乔乔说一个氧气袋已经爆了。看样子,有高原反应的不只是人。
前行,青藏铁路不时的出现在视野里了。
遇到高原草甸、雪山,遇到美丽的风景,不时的让师傅停下车,
车到西大滩,该“放水”的“放水”去了。
西大滩是看雪山的地方,格尔木附近的,可以到这领略雪山的风采,自然,对于没看过雪山的人来说,听他们是“哇”声一片了。
溪流在草甸上流淌,昆仑山口、可可西里 ... ...
远方草甸上有四个黑点,司机说那就是藏羚羊。停车后,让相机镜头拉近距离,想看得更清楚些。
继续前行,和一队队的军车错过。青藏高原的运输兵,很多电视节目介绍过他们,看着他们、他们的车队在身边经过,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军人力量。
前面的车有人呕吐了,按照我这个“高原反应”的标准看,我还没反映呢,有点想不通了。
巍巍昆仑,皑皑白雪。昆仑山口海拔已经在4500米以上了,过不冻泉、五道梁。一路山势舒缓,草甸辽阔,蓝天上白云成朵,草地里牛羊成群。天苍苍、野茫茫,风不吹草也见牛羊。
青藏高原真的是美丽!
只是拿起相机,需要回避电线、铁路时,总觉得一阵不自在。如果,让我把高原比做美女,这就是美女脸上的伤疤。
当溪流成棕色时,高原上的红壤出现了。
那溪流如血脉,在高原上穿行,激动着我的心,“一条红色的河 在我的血脉奔涌”。
天黑夜半时分,到了唐古拉山口。仰望天幕,伸摘星手向那天际。
泪水下来了,莫名的,不是因为这高度、这高原反映,许是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想了那么久的人,站在了唐古拉山口上了。
车向下行,冰雹般的雨点敲打着车玻璃。高原缺氧,车行也慢,路况也开始不好,颠簸中过了那曲,天晴了。
路上出事故的也多了,一个汽车下到路旁边的湖水中,等着吊车。下车走走,不是很冷,耐心地等着事故的处理。
到当雄,三点半了,急急的钻进睡袋。